【新民晚报】“上海出品”科技期刊纷纷突围破圈 欣喜过后更有冷静思考
《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IF)46.297,跻身世界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50强行列;
《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影响因子突破20分大关,跃居植物科学研究类期刊全球第一;
《先进光子学》(Advanced Photonics)以13.582的成绩完成国产期刊在全球光学期刊国际赛场上的首秀……
这个炙热的季节,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再一次成为上??萍计诳吒杳徒募ふ摺M晃迫Φ牟灰妆澈?,本土科技期刊的清晰定位和冷静布局更令人动容。
新民晚报记者日前走访多家科技期刊编辑部,还原“硬核”崛起下,“上海出品”当下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思考。
《细胞研究》:做正确的事情 正确地做事
《细胞研究》,这本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办的上海原创期刊,已然在激烈的国际一流学术出版竞争中牢牢站稳了脚跟。
这同样是个“十年磨一?!钡睦竟适?,刚过而立之年的它曾用15年时间完成了影响因子从2分到20分的跨越,又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以一飞冲天之势,跻身世界顶尖学术期刊阵营。
去年影响因子25.617,今年大涨近21分,可《细胞研究》主编、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长李党生却出乎意料地冷静?!罢饷炊嗄昀矗断赴芯俊泛推滏⒚每断赴⑾帧肥贾赵谖榷ㄏ蛏戏⒄??!闭馐撬紫惹康鞯摹?/p>
在李党生看来,这条跨越的上扬曲线,也是得益于影响因子的算法——新公布的影响因子,是用2019年至2020年所有文章在2021年被引用的次数,去除以这两年里所有文章数。
“2020年后,新冠疫情有关的成果‘爆发式’发表,产生了极高的引用数,是影响因子‘跳跃’的重要原因?!北豢蒲腥嗽背谱鳌癈NS”的三大刊《细胞》《自然》《科学》普涨近20分,主要原因莫过于此。
《细胞研究》编辑部也清楚,在国际学术界,期刊也被分为“三六九等”,投稿人心中自有判断,一旦“定级”,往后很难动摇。科学家们自然明白,什么样的成果投向哪一层级的期刊,“高攀”不了亦不肯“委身”。
这也是为什么,李党生特别看重科学编辑的学术品味,并将之视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记得《细胞研究》曾经捡拾“遗珠”的艰辛,更清楚“后来者”要赶超的不易。
“哪怕到今天,科学家产生了高水平的工作,第一个想到的还是‘CNS’,这是人之常情?!彼寡浴A钏牢康氖?,越来越多在《细胞研究》上发表的论文水平,已经接近、达到“CNS”的标准。期刊的科学编辑们也通过和科学家群体的紧密联系,并全方位提升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细胞研究》的诚意和潜力。
“这是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但总会有一天,当科学家们考虑投向哪本期刊时,会将《细胞研究》和‘CNS’放在一起考虑?!崩畹成渎判?。
陪伴《细胞研究》成长了17年,李党生的思考早已不停留在这一本期刊上,如何丰富“期刊生态”,他开始摸索,也有了自己的心得?!啊断赴芯俊肺繁F诳柿浚芨迓食?0%,这无形中也对一些有潜力的实验室和科学家关上了大门?!焙罄矗⒚每断赴⑾帧返拿媸?,让那些相当优秀的成果也站上了能得到展示的舞台。
“当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该考虑建设稳定的生态体系?!彼虮确剿?,宝塔一定靠基座支撑,若只?!翱罩新ジ蟆保嗟币徊糠钟星绷Φ某晒峙戮鸵飨蚬馄诳?。
作为本土科技期刊的佼佼者,《细胞研究》也接待了不少“取经者”,李党生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同道分享,而他每次总会提到三个“正确”: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正确地去做事。
《分子植物》:更上层楼后要守住“阵地”
连续五年位居全球植物科学研究类期刊第二后,由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分子植物》,今年以21.949的影响因子实现了更上层楼。
在《分子植物》常务副主编、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期刊中心主任崔晓峰眼中,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分子植物》科学编辑团队兢兢业业,始终坚持国际化办刊。从第二到第一,也是长期努力的回报?!?/p>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蹭蹭上涨,自然离不开我国科学家优秀的科研成果。从世界植物科学研究发展来看,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正在形成欧美之外的又一个植物科学研究高地,因而《分子植物》有了快速成长的沃土。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无论严寒酷暑,植物和农业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扎根祖国大地,为了一个又一个“禾下乘凉梦”而努力?!拔颐且芽蒲Ъ业某晒笆北ǖ莱隼?,促进国内外的科研交流,推动我国植物和农业科学的发展进步?!贝尴寮岫ǖ厮?。
《分子植物》在2020年也创办了姊妹刊《植物通讯》。“两本刊物的定位是不同的?!贝尴褰馐?,前者自然是对标顶级期刊;有些“差一口气”的成果,则可以转向“第二梯队”《植物通讯》。
当然,新刊需要经历阵痛。在当下的评价体系下,很多科研人员还是不太愿意把论文发表在没有影响因子的刊物上。好在,这样的情况将从这个夏天起得到改变——最新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里,《植物通讯》获得了首个影响因子:8.625,位居植物科学研究类期刊全球第7。
学科不断发展,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科技期刊也有“不进则退”的压力。对于科技期刊领域的竞争,崔晓峰并不回避——争稿源、争读者群、争作者群……“疫情下,我们丧失了原本在线下与科学家们交流的机会。这让我们转变方向,通过线上国际会议、论坛和讲座等来与科学家加强联系、争取更多重要成果的首发权?!彼樯?。今年,《分子植物》还首次举办了植物科学领域“科研新星”的全球遴选,编辑部邀请了全球十多位在领域里赫赫有名的科学家担任评委,收到了几十个国家的130多份“科研新星”的申请。
可喜的进步下,崔晓峰考虑更多的,还是未来。“当前,我们高质量的数字化出版平台还没有形成,已经发表的大量优秀论文和相关的科学数据都存储在国外出版合作方的数据库里?!彼赋?,“另外,我们同样面临国外出版集团在人才方面的竞争。现在,我们国内期刊吸引有较强学术背景的科学编辑,主要还是靠情怀、靠事业留人。”
在崔晓峰看来,无论是科学编辑还是科研人员,都应该客观看待影响因子?!拔颐腔岵欢咸嵘诳难跎凸视跋炝?,以此来提升影响因子,让它更好反映期刊的水平?!?/p>
《先进光子学》:出道即高峰 打响上海光学品牌
这是一个“出道即高峰”的喜讯:《先进光子学》以13.582的影响因子完成国产期刊在全球光学期刊国际赛场上的首秀,并一举拿下光学类顶级期刊的第5把交椅。
诞生于2019年的《先进光子学》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中国激光杂志社出版。创刊伊始,便获得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支持,大家对这本新刊有着不小的期望:“高起点、旗舰性”。
《先进光子学》有两位共同主编:来自深圳大学的袁小聪教授和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安纳托利·扎亚茨教授?!耙旌靡槐竟势诳》较蚝脱≈鞅嗍峭戎匾?。国际光学期刊领域实际已经是一片‘红?!瞻椎牧煊蛞丫欢嗔?。要做出一份有特色的刊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主编是刊物的灵魂,在办刊过程中主编的亲力亲为是非常重要的?!碧钙稹断冉庾友А返摹傲旌秸摺?,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不由竖起了大拇指。
在谋求发展的成长之路上,经常能看到袁小聪忙碌的身影。去年夏天至今,他参与了多场关于期刊的路演宣传?!爸鞅嘁嘞裰鞑ィ谘踅缃⑵鹱约旱挠跋炝?;当然,也不可夸夸其谈,要低调务实”——这也是中国激光杂志社一贯的文化。在袁小聪眼里,编辑部是“严谨而活泼”的,他乐于和年轻的科学编辑打成一片,自认“有的方面比他们还潮”。
新刊逐渐成熟,名声打响后,来稿日益增多,如何选择?“主要会从创新性和重要性两方面考察,这也是我们办刊的核心标准?!痹〈贤嘎?,领域内的原始重大创新,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从0到1”的成果,或许《先进光子学》目前争取要颇费周折;“可‘从1到10’甚至‘从1到2’的成果,我们同样会慎重考量?!彼?,不难理解,“从1到10”指在重大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1到2”或许就是那些学科方面的小发现、小进步。
“这些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实际上对应着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从不同角度展现着光学领域的进步,共同构建起《先进光子学》的丰富与多元?!痹〈媳硎?。
值得高兴的是,《先进光子学》的姊妹刊——《先进光子学通讯》将在今年9月揭开神秘面纱。杨蕾透露,目前已有4篇论文线上发表,在短短3天就获得了2000多次的下载量?!拔蠢矗断冉庾友А方嗍章肌?到1’‘从1到10’的学科重大突破,其姊妹刊在重要学科应用方面将形成互补。”
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所长陈卫标研究员看来,《先进光子学》来稿量飞涨,既是全球光学科研快速发展的表现,也反映了各国科研人员对于中国期刊的信任度在快速上升。据透露,上海光机所在今年还将在综述领域发力,推出《光子学评论》,目标影响因子30分,“好的综述文章包含大量的信息,不仅是对本领域的回顾,还有很多有见地的展望,对于国家和相关机构,是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p>
陈卫标一直记得卢嘉锡院士的话“科技期刊是科研工作的龙头凤尾”,该所在发展基础前沿研究和科学工程应用的同时,从未忽视过科技期刊的工作?!拔颐腔岵欢系刈ト鹊?,布局出版相应的期刊?!?/p>
文章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203204.html